物流業環抱互聯網+ 再次贏得發展機遇
- Category: 行業新聞
- Written by 耿秋林
- Hits: 5950
-
- 14 Jul
近年來,我國物流業得到迅猛發展,包括物流倉儲、配送等在內的基礎性服務實力大大增強,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以及其他增值服務也逐漸被滿足。但隨著國內、國際的物流量逐年增長,市場潛力不斷加大,我國物流業的問題與不足逐漸顯露出來,影響和制約著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然而,政策的利好讓物流業迎來又一發展機遇。
蘇州貨架獲悉,交通運輸部于近日提出了交通運輸中長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關于以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統領當好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官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促進形成“互聯網+”交通領域新興業態,堅持創新驅動,充分運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理念,推動互聯網產業與傳統交通運輸業有機融合、推進實施“互聯網+高效物流”、鼓勵和支持以市場為主體開展各種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出行與物流信息服務,滿足多層次、個性化的運輸服務需要,促進形成“互聯網+”背景下的交通運輸新業態和新模式,加快推進智慧交通建設進程。
該《意見》和日前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都共同提到了“互聯網+”高效物流。有相關專業人士表示,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出現,我國的產業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現在的大企業正在裂解為更多的中小型企業,分工更加專業化和精細化。物流服務的需求結構發生變化,大規模、大批量、成批次的初級原材料運輸需求呈明顯下降趨勢;多品種、小批量、小規模、多頻次的工業半成品或制成品的運輸需求在不斷上升,并且要求有明確的到達時間。這種情況使得物流的服務業態和物流的成本變化和我國的產業升級相適應,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講,物流已主要服務于電子商務。
在他看來,電子商務已經改變了我國的經濟形態、商業業態,也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經營者的經營方式。在這個過程中物流服務已經從過去只是運輸的層面,變為搬運、裝卸、配送等。以往,在運輸煤炭,鋼鐵等原材料的過程中沒有貨物檢查這一說法。但現在小件日用百貨等物品的運輸,必須要加強貨物檢查環節,避免一些違規、違禁的物品通過快遞運輸在市面上流通。
物流本身不是獨立的產業,必須和制造業、商業、工業、農業結合在一起,它的服務才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物流企業應適應當前“互聯網+”對整個經濟形態所產生的影響來改變自己的服務業態。
更多閱讀:
倉儲設施成互聯網時代重要的物流節點
品質和物流不解決 甭想玩轉生鮮電商市場
中國“互聯網+”是否對所有行業絕對利好
產品推薦:
宿遷貨架、山東貨架、重型貨架、閣樓貨架、搬運設備、流水線